鸿蒙突围:余承东揭秘百亿研发投入背后的科技逆袭之路
8月17日,央视财经《对话》栏目中,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与主持人陈伟鸿围绕鸿蒙操作系统的发展展开了交流。
余承东表示,鸿蒙系统的开发投入巨大,每年有超过一万人参与,已持续六年,总研发费用达到数百亿,代码量高达一亿三千多万行。
这些代码主要由华为开发,部分是在开源后由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然而,这种投入对国家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所有智能终端和机械设备都可以使用同一套操作系统来实现统一管理与运行。
余承东表示,鸿蒙系统此前采用双框架设计,安卓应用可以在鸿蒙操作系统上运行,而随着鸿蒙5.0的推出,整个系统转向单框架,意味着所有应用都需要重新编写以适配新的架构,从而构建更加独立的应用生态。 这一变化标志着鸿蒙系统在技术层面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从兼容安卓到完全自主发展,体现了华为在操作系统领域持续深化布局的决心。尽管转型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挑战,比如开发者适配成本和用户习惯的调整,但从长远来看,单框架架构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优化用户体验,并为未来更多创新功能的实现打下基础。
目前鸿蒙5.0设备数量已突破1亿台,成功跨越了鸿蒙生态的关键转折点。在生态建设方面,感谢中国整个科技产业的共同努力,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变成了现实。
针对用户反映的鸿蒙应用适配问题和性能问题,余承东表示,应用程序刚上线时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但经过后续迭代后均已得到解决。目前许多功能正在逐步完善,例如微信共享位置功能很快就会推出。
他透露,华为已对老款手机制定了升级计划,其数亿存量用户将陆续获得鸿蒙5.0的升级机会。升级后,设备运行将更加流畅,用户体验有望进一步提升。 从目前来看,华为在操作系统生态上的持续投入,不仅有助于提升现有用户的使用体验,也为其未来的产品布局打下坚实基础。对于广大用户而言,这一举措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表明华为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依然坚持为用户提供长期支持和优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