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生态突破25000应用大关,ARM未来再添澎湃动能
9月19日,在2025年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指出,推动高性能、高安全、高可靠性的鲲鹏通用计算云服务发展,是华为云的一项重要战略方向。
过去12个月,华为云上的鲲鹏CPU核数从900万核增长至1500万核,增幅达到67%。这反映出鲲鹏处理器在市场中的应用正在加速扩展。与此同时,鲲鹏平台也在不断推进主流应用软件的兼容性支持,目前已适配超过25000个应用,为ARM生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这一数据的增长不仅体现了鲲鹏技术的持续进步,也显示出国产芯片在生态建设上的显著成效。随着适配应用数量的不断增加,鲲鹏平台正逐步构建起更加完善的技术环境,为更多企业与开发者提供可靠的选择。这也预示着未来在自主可控的计算架构上,将有更多可能性被挖掘和实现。
鲲鹏架构之所以获得广泛认可,关键在于其全面的软硬协同创新:从具备多核高并发特性的芯片设计,到软硬结合的“擎天”架构,再到华为云智能调度平台与操作系统的深度优化,鲲鹏云服务实现了“开箱即用”的强大算力。
如今,鲲鹏已从专用领域全面扩展至通用计算领域,在转码、数据库、Web及云手机等场景中,展现出出色的算力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