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启未来:共筑高效数据中心,领跑AI新时代 ——智能算力引擎,驱动下一个科技浪潮
[中国,2025年9月18日,以“跃升行业智能化”为主题的华为全联接大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隆重开幕。与此同时,华为数字能源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峰会上展示了其在绿色低碳领域的最新成果与解决方案。来自全球的500多位数据中心行业领袖、技术专家和合作伙伴齐聚一堂,围绕如何推动行业智能化发展展开深入交流,探讨数智基础设施在实现绿色低碳方面的创新技术和实践经验。 华为数字能源通过此次峰会,进一步凸显了其在构建安全、可靠、高效数据中心方面的实力,并分享了多个成功案例。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据中心作为支撑未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正面临更高的能效与可持续性要求。华为的全场景数字能源解决方案,为行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向,也为全球数据中心的绿色转型注入了新动能。
华为数字能源副总裁 何波
华为数字能源副总裁何波在开场致辞中表示:
华为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和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双轮驱动。在产品设计上,通过模块化架构降低运维复杂度,采用预制化模式提高交付效率与工程质量。同时,华为不断融合电力电子与数字化技术,持续强化核心技术能力,在器件、系统架构及算法等关键领域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与市场优势。这种以用户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的发展路径,体现了企业在面对复杂市场环境时的稳健与前瞻性。
面对AI算力的爆发式增长,何波指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正在推动基础设施向“计算工厂”方向演进。为了提升能效与可靠性,供电架构需要通过减少电力转换环节和技术突破,实现从电网到芯片的高效输电。在热管理方面,可采用“风液比例可调”的混合架构,以灵活适应AI业务的不同需求。此外,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应以“AIReady”为目标,将传统数据中心工程中的不确定性转化为AIDC产品化、预制化的确定性。 我认为,随着AI应用的不断深化,数据中心的架构必须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传统的供电和散热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高密度计算的需求,而“风液比例可调”等创新技术,为应对不同负载场景提供了更灵活的解决方案。同时,强调“AIReady”不仅是一种技术导向,更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推动行业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
华为将持续加大在供电、热管理、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以高质量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推动产业建设安全可靠、灵活高效、绿色低碳的AI数据中心,共同迎接智算发展的黄金时代。
华为数字能源领域数据中心能源及关键供电业务的市场营销与销售服务负责人金双武。
华为数字能源数据中心能源及关键供电市场营销与销售服务总裁金双武在峰会上指出,AI大模型正加快推动各行业的智能化进程,促使全球GW级智能计算集群建设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权威机构预测,未来五年全球新建智算中心的规模将达到112GW。
依托技术和架构持续创新,华为数字能源以“全场景参考设计—高可靠产品—全球化生态—全生命周期服务”四位一体能力,基于RAS理念(安全可靠、弹性敏捷、绿色低碳)高质量建设智算数据中心:
安全可靠(Reliable):安全是一切的前提。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要从产品、架构、智能管理和专业服务等环节着手,构筑全生命周期安全防线。
弹性敏捷(Agile):AI数据中心要求更弹性、更敏捷,通过子系统解耦、功能模块化、模块预制化和高密融合化,实现AI数据中心高质量快速交付。
绿色低碳(Sustainable):基于高效供电与高效制冷技术,实现数据中心能源效率最大化。同时引入算电协同的新模式,进一步提高绿色电力的使用比例和调度效率,推动数据中心节能减排。
《AI DC机房参考设计白皮书》正式发布
峰会期间,华为发布《AIDC机房参考设计白皮书》,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标准化设计与建设提供系统性指导。该白皮书深入探讨了AIDC高密度机柜在散热、供电配电、层高及承重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从建筑结构、供电配电、散热系统和综合布线四个层面提出相应的设计建议,以适应不同功率密度的AIDC机柜方案演进。
在供配电系统设计方面,《白皮书》明确指出,随着单栋楼或园区供电颗粒度的提升,供配电系统与IT设备建议采用解耦或松耦合设计,实现部分设备先行建设或预制化交付,助力AI数据中心快速上线业务。
在散热系统设计方面,《白皮书》指出,AI DC散热系统建议采用风、液冷源同源方案,且要兼容不同风液比需求;CDU和液冷二次侧系统建议采用弹性设计,满足弹性部署需求。
华为数字能源展区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期间,华为数字能源在上海世博展览馆Hall 2-F03围绕用电高效化、用能电气化、发电低碳化三大场景,展示绿色低碳创新解决方案。
华为数字能源数据中心能源展区
在数据中心能源展区,重点展示用电高效化解决方案,围绕RAS理念,推出适用于大型智算中心的供配电系统和热管理优选方案,以及一站式推理平台。其中:华为FusionPower系列电力模块重构供电路径,优化关键节点,结合AI预测性维护技术实现智能化主动运维,为智算中心提供高可靠的动力保障。华为液冷热管理控制器TMU采用双AC/DC供电架构,支持主备电源0毫秒无缝切换。华为智能微模块FusionModule2000可支持通算与智算服务器混合部署,风冷方案单柜最大支持50kW功率,助力AI推理场景实现高效部署、简化运维和稳定运行。
华为室外电力模块
大型智算中心供电优选—华为室外电力模块:高度集成UPS、锂电等子系统,通过工程产品化,整套系统工厂预制高质量快速交付,为算力提供高可靠永续动力;单箱容量支持2.4MW,TTM从28周缩短至18周,敏捷应对算力激增需求。
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光伏展区
在智能光伏展区,展出华为工商业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加速光储充无处不在,实现全链路安全、全周期收益、全场景构网、全方位智能。展区重点展示了SUN2000-150K大功率逆变器和全球首款工商业风液智冷构网型储能华为LUNA2000-215系列明星产品。华为工商业风液智冷构网型储能凭借C2C双链安全、更高效率及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等价值优势,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网络展区
在智能充电网络展区,展出华为超充全场景解决方案。华为兆瓦超充可为重卡车辆充电提供2400A持续稳定输出,达到“五分钟百公里*”的极速补能;面向乘用车补能场景,华为超充自发布以来,凭借“一秒一公里*”的高效充电服务,赢得了优质口碑。华为超充解决方案还支持光伏与直流叠储,通过融合光伏、储能和充电技术,实现智能削峰,免电网扩容,让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让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质量充电。
第十届华为全联接大会从“战略全景、产业技术、生态发展”三个维度,全面解读华为最新的智能化发展战略。随着算力基础设施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模型深度理解、多模态融合等技术的持续突破,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和价值正由量变迈向质变。华为数字能源将持续加大创新投入,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构建智能计算基础平台,让每一瓦特发挥更大算力效能,携手行业伙伴共同迎接AI智能时代,共创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在实验室环境下测得的充电速率,可能因车型差异、软件版本、车辆电耗、使用条件和环境因素等而有所变化,实际使用效果请以具体情况为准。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实验室数据虽具有参考价值,但无法完全反映真实场景中的复杂情况。不同车型的电池管理系统、车辆能耗表现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都会对充电效率产生影响。因此,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理性预期,关注实际体验而非单纯依赖实验室参数。同时,厂商也应在宣传中更加明确标注数据适用范围,避免误导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