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汽车 > 智能汽车
发布日期:2025-07-18 13:38:20

奥迪高管强硬表态:拒绝用用户测试芯片,消费级芯片上车或掀行业变革

奥迪强硬回应:用户不是试验品,车规级芯片将重塑行业格局

   7月18日,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公开表态称,奥迪不会将用户作为试验对象。

奥迪高管强硬表态:拒绝用用户测试芯片,消费级芯片上车或掀行业变革

   李凤刚以消费级芯片和车规级芯片的安全余量为例指出,“汽车在高速行驶中一旦发生问题,后果往往是致命的。消费级芯片的缺陷率允许达到500PPM(即每100万件中允许有500件出现故障),而车规级芯片的缺陷率通常要求低于百万分之一”。这一差异反映出不同应用场景对芯片可靠性的不同要求。在汽车领域,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因此对芯片的稳定性、耐久性和抗干扰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这种严格的标准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对生命安全的负责。

   随后,汽车是否应该使用消费级芯片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有人支持这一做法,也有人表示强烈反对。 在我看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对芯片的需求也在增加。消费级芯片在性能和成本上具有一定优势,能够为车企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然而,汽车作为涉及安全的关键设备,其对芯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要求远高于消费电子产品。因此,在选用芯片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在极端环境下的表现,确保不会因芯片问题影响行车安全。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安全始终应是首要考量。

   一般来说,车规级芯片需要通过AEC-Q系列、功能安全标准ISO 26262的认定。

   其中,AEC-Q系列认证是车规级芯片的基础要求,尽管并非强制性制度,但目前已被广泛认可为车规元器件的通用测试标准。这一标准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对确保汽车电子产品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ISO 26262标准则是汽车供应链厂商的准入“门票”,为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与功能安全相关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流程提供指导。

   某主机厂研发人员在采访中表示:“除了AEC-Q系列认证外,目前部分芯片供应商和整车企业还会对车规级芯片实施更为严苛的ASIL等级评估。该评估分为A、B、C、D四个级别,其中ASIL D为最高等级,要求最为严格。例如,安全气囊、防抱死制动系统以及动力转向系统等关键安全部件,均需满足ASIL D等级的要求。”

   相较车规级芯片的高标准、严要求,消费级芯片在准入门槛上明显较低。“目前消费级芯片还没有强制的安全认证要求。”某芯片企业研发人员表示。消费级芯片更注重性能与成本的平衡,其成本可能比车规芯片低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允许的缺陷率也相对较高,达到≤500DPPM。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消费级芯片的低成本和高灵活性使其在众多应用场景中占据优势,尤其是在快速迭代的消费电子领域。然而,缺乏统一的安全标准也带来了潜在风险,尤其在智能化设备日益普及的当下,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未来,随着技术融合加深,如何在保障性能与成本优势的同时提升安全性,将成为行业亟需面对的课题。

   从安全性等多方面综合考量,消费级芯片确实不如车规级芯片。某芯片企业研发人员认为,应用于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的芯片,必须采用车规级产品,以保障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随着智能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芯片的可靠性要求也日益提高,选择合适等级的芯片已成为行业共识。

   从当前来看,目前在汽车领域使用消费级芯片的车企中,只有特斯拉因芯片过热问题实施过大规模召回,其他采用消费级芯片的车型其可靠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消费级芯片用于汽车领域或许可以被视为一种替代车规级芯片的方案,但其在安全性和标准化方面仍需进一步解决。

智能汽车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百度权重≥3友情链接交换
数界探索  |  科技快讯中文网  |  经济脉动  |  科技先锋  |  财智慧  |  慧算财经  |  财经探秘  |  财经日报  |  今日财经  |  财经风向标
Copyright © 2025 智慧科技官网 网暻网络
备案号:陇ICP备16003923号-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