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险被转走160万!直播会员骗局惊现亲情陷阱
7月19日,据浙江衢州市公安局智造新城分局东港派出所消息,该所近日成功阻止了一起涉案金额达160余万元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江奶奶险些因轻信“抖音客服”的诈骗话术,导致毕生积蓄160万元被骗走。这起事件再次敲响了防范电信诈骗的警钟。如今,骗子手段不断翻新,利用人们对平台客服的信任进行诱导,令人防不胜防。面对此类骗局,公众需提高警惕,尤其是老年人群体,更应加强防诈意识,避免因一时疏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同时,相关平台也应加强对客服身份的审核与管理,从源头上减少诈骗行为的发生。
当天上午,江奶奶接到一个自称是“抖音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她近期在抖音上开通了某直播会员,如不及时取消,每月将自动扣除800元费用,并警告说“如果扣费失败将会对个人征信造成影响”。
一名老人在与对方交流过程中,对方“贴心”表示可以远程协助,并发送了一个链接,诱导她下载指定的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在对方的引导下,江奶奶的手机屏幕被共享,操作权限也被对方掌握。 这类事件再次反映出老年人在面对网络诈骗时的脆弱性。骗子往往利用情感操控和虚假帮助的名义,逐步获取受害者的信任,进而实施诈骗行为。对于老年人而言,缺乏对新型技术的了解,更容易成为诈骗的目标。因此,家庭成员和社会应加强对老年人的防诈教育,提高他们的警惕意识,同时也要推动相关平台加强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反诈中心在接到预警信息后,迅速联系江奶奶,但发现她的手机已被设置为呼叫转移,导致无法正常接通。 面对此类情况,反映出部分老年人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仍较薄弱,也暴露出在信息沟通环节存在的隐患。及时有效的联络是阻止诈骗发生的关键一步,而一旦通信渠道受阻,就可能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因此,除了加强宣传引导外,相关部门还需探索更高效的预警响应机制,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真正“联系上”受害人,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
情况紧急,民警很快到达江奶奶家中,发现她正与“客服”进行通话,手机处于屏幕共享状态。民警立刻提醒江奶奶对方是诈骗分子,并帮助其卸载相关软件、关闭手机,随后对江奶奶名下的所有银行卡进行了保护性冻结,同时协助其修改手机支付软件的密码。
之后,民警陪同江奶奶前往银行核实资金是否已被转出。银行工作人员称,江奶奶的定期存款已被骗子转为活期,所幸警方及时采取止付措施,160余万元的存款得以保全。
警方提醒,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应用不会随意开通收费服务,也不会通过电话要求用户进行远程操作来取消。任何自称是“客服”帮助您关闭会员的,都可能是诈骗行为。
此外,任何要求下载非官方应用程序或开启屏幕共享的行为,都极有可能是诈骗手段。面对此类情况,公众应提高警惕,避免落入陷阱。一旦发现受骗,应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并妥善保存通话记录、转账凭证等相关证据,以便警方迅速采取行动,尽可能挽回损失。 我认为,随着网络诈骗手段的不断升级,公众的防范意识尤为重要。相关部门和媒体也应持续加强反诈宣传,提升民众对新型诈骗方式的认知,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诈骗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