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声科技WLG镜头爆发式增长,棱镜与车载镜头迈入量产新时代
2024年初,在总结摄像头行业的十大发展趋势时,潮电智库将玻塑混合镜头列为首要趋势。
今年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加速。
近日,瑞声科技在近期的投资人会议上透露,其自主研发的WLG玻塑混合镜头业务正迎来快速增长,预计今年出货量将同比大幅增加数倍,达到千万级别。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彰显了公司在光学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也标志着其在全球高端光学器件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WLG棱镜与车载镜头等新产品已顺利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部分产品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正式推向市场,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WLG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显著提高镜头的成像质量,还降低了整体生产成本,这对于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领域而言无疑是重要的里程碑。尤其在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需求日益旺盛的背景下,车载镜头作为关键部件之一,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瑞声科技此次在WLG技术上的快速推进,不仅巩固了其行业地位,也为国内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光学器件的需求将持续扩大。瑞声科技若能继续保持技术研发投入,深化与下游客户的合作,未来几年有望在全球光学赛道上占据更加稳固的位置。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机遇,也是推动整个产业链迈向更高水平的重要一步。
1、产能、良率大幅提升推动规模化量产
玻塑混合镜头凭借其大光圈、高解析力、轻薄设计以及低温漂的优势,在光学性能上展现出显著的进步。然而,这一技术在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难题,包括生产工艺的复杂性、良品率的限制、产能不足以及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等。这些问题无疑制约了它的广泛应用和发展速度。 从目前来看,尽管玻塑混合镜头的技术潜力巨大,但要实现大规模普及仍需时间和技术积累。尤其是在高端设备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如何平衡成本与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优化和产业链的完善,相信这种镜头有望突破现有瓶颈,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使用体验。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推动新技术落地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创新本身,也要重视实际应用中的各种挑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技术的价值转化。
尤其是,以往受限于玻璃成型温度高、成型周期长、高精密模具加工难度大等原因,玻塑混合镜头难以通过经济、高效的方式大规模量产,仅能应用于少数旗舰机型。而辰瑞光学WLG技术在这些年的积累与积淀中,显著提升了精密非球面玻璃镜片的生产效率和良率,使得玻塑混合镜头的大规模市场化应用成为可能。
据产业链最新消息,经过制程和主要设备模具升级之后,辰瑞光学WLG单模具的综合产出提升了6-7倍;良率方面,虽然不同的项目良率情况不同,但从目前旗舰机型来看,WLG技术在良率、精度和光学性能要求方面都远超传统技术,这也为辰瑞光学赢得更多机型定点打下基础。
近日,瑞声科技管理层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公司今年在WLG玻塑混合镜头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该技术已在多个安卓品牌客户项目中顺利推进,并成功切入多款主力旗舰机型的主摄方案。据透露,年内该产品的出货量有望达到千万级别,这表明辰瑞光学在玻塑混合镜头的大规模量产与商业化应用方面已迈入全新阶段。
综合多方信息显示,华为Pura系列与小米数字系列等旗舰机型或将采用玻塑混合镜头作为主摄,这有望成为未来影像系统升级的一大亮点。这一技术突破不仅体现了国产手机品牌在高端市场上的持续发力,也反映了消费者对手机摄影性能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我看来,玻塑混合镜头的应用标志着智能手机行业在硬件创新方面的又一重要进展。它结合了玻璃镜片的高解析力与塑料镜片的轻量化优势,在提升拍摄效果的同时还能有效控制成本。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他们能够以更实惠的价格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拍照体验。同时,这也激励其他厂商加速技术研发,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竞争和发展。未来,我们或许能看到更多类似的技术革新,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使用感受。
2、棱镜、车载镜头等新品即将面世
相较于玻塑混合镜头的规模化量产,业界更应重视的是,WLG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平台型技术。它能够用于制造非球面镜片、自由曲面镜片,以及非球面棱镜、阵列透镜、准直透镜等多种类型的产品。
这意味着,随着WLG技术的不断优化与升级,未来将涌现出更多创新形态的产品,并拓展到更为广泛的使用场景,这将会对光学行业及其相关应用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近期,瑞声科技宣布其研发的业界首款WLG三合一棱镜即将投入量产,并将被应用于多款高端手机的潜望式长焦摄像头中。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标志着光学元件在智能手机领域的进一步革新,也为未来影像系统的升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根据计划,今年上半年,将有多款旗舰机型配备WLG二合一或三合一非球面潜望式棱镜,这无疑会成为各大品牌争夺高端市场的关键武器之一。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随着消费者对手机拍照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潜望式镜头正逐渐成为高端旗舰机的标配。而WLG技术的应用,则是在现有基础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它不仅提升了光学元件的精度与稳定性,还有效改善了传统设计中的部分局限性。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这项技术或将引领新一轮的技术潮流,同时也将推动整个产业链向着更高标准迈进。 总体而言,瑞声科技此次推出的WLG三合一棱镜方案展现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也为行业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对于用户而言,这意味着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加清晰、细腻且富有层次感的照片体验。而对于整个市场来说,这也意味着智能手机摄影功能或将迎来一次全新变革。
车载方面,在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ADAS镜头的设计正朝着更高精度的方向迈进。由于非球面镜头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其重要性愈发凸显。而在众多选择中,WLG镜头凭借出色的稳定性和卓越性能脱颖而出,在ADAS高性能镜头领域展现出明显的优势。这种技术上的突破无疑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据悉,辰瑞光学已经与美国的一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共同推进ADAS镜头项目的开发,并计划在今年内实现规模化生产。这一进展不仅体现了国内企业在高端光学产品制造领域的实力提升,也为全球自动驾驶行业的进一步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次合作标志着中国光学技术正在加速融入国际产业链,并且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这也表明中国企业对于技术创新有着持续追求的态度,这对于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几年内,随着更多类似项目的落地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光学技术和相关产业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有望引导更大规模市场应用
影像系统作为品牌差异化竞争的长期核心领域,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上半场的竞争中,算法的优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下半场硬件的竞争权重将逐步提升,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因素。 在我看来,这一趋势反映了科技行业发展的内在逻辑。算法固然重要,但硬件性能始终是承载技术创新的基础。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智能设备,硬件的升级不仅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也决定了未来技术落地的潜力。因此,企业需要在算法与硬件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深耕技术前沿,也要注重产品实际表现。长远来看,只有那些能够持续投入研发、不断提升综合实力的品牌,才能在这条赛道上走得更远。
行业分析显示,目前在手机主摄领域,传感器尺寸的发展似乎遇到了阶段性障碍。中高端市场中的主流机型传感器大多采用1/1.28英寸规格,最大的约为1英寸,短期内难以实现重大突破。同时,随着塑料镜头从7P发展到8P,其性能与制造工艺已接近极限,若要继续优化光学表现,镜头的进一步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玻塑混合镜头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在市场竞争中逐渐站稳脚跟。从WLG等玻璃镜片技术的发展轨迹来看,这一领域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已逐步迈向成熟阶段,其在手机、车载以及无人机等领域的应用比例显著增加,成为主流镜头产品的重要补充。可以预见,玻塑混合镜头在未来或将引领更大的市场需求,为相关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我的看法是,玻塑混合镜头的崛起不仅体现了技术融合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在智能手机和其他智能设备对轻薄化与高性能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这种技术无疑找到了契合点。同时,它也为传统光学元件制造商提供了转型契机,有助于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玻塑混合镜头将在未来的光学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并持续激发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