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来脚步:国内首款复杂地形智适应行走人形机器人的革命性突破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底在中关村展示中心拉开帷幕,这场汇聚全球科技智慧与创新成果的盛会再次成为焦点。“天工2.0”机器人作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重要成果,在此次论坛上首次惊艳亮相。这款机器人不仅代表了国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最新进展,也展现了中国在前沿科技领域的雄心与实力。我认为,“天工2.0”的发布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一次突破,更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国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未来科技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期待这一系列创新成果能够早日走向市场,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福祉。
据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天工2.0’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复杂地形下的自适应行走功能,并配备了自主研发的双电池快速换电系统,攻克了带电设备电池热插拔换电的技术难题,从而具备了国内首个工业级机器人连续作业的能力。结合多工况能耗优化技术,其续航能力远超前代产品,综合能效指标已达到国际顶尖水准。在作业表现方面,‘天工2.0’拥有工业级的上肢承重能力,双臂末端的稳态承载量更大,动态作业精度更是达到了毫米级别。”
据先前报道汇总,“天工”人形机器人在2024年4月首次公开露面,其特点为采用纯电驱动并能够模拟人类奔跑,是款全尺寸的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的身高为163厘米,重量轻量化至43公斤。
2024年8月,这款机器人正式升级至1.2MAX版本,其身高达到173cm,体重为60kg,整体尺寸较之前明显增大。这一变化不仅体现在外观上,更在于它在具身智能大模型的支持下,成功实现了语音交互与物体抓取功能的融合。在我看来,这次升级标志着机器人技术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语音交互能力让机器人的沟通方式更加人性化,而抓取技能则进一步拓展了它的应用场景。对于未来的服务机器人市场而言,这样的进步无疑是一次重要的突破,它不仅提升了机器人的实用性,也让我们对人机协作有了更多期待。
今年2月,“天工”人形机器人完成技术升级,不仅能够平稳跨越连续多级楼梯和高达35厘米的台阶,避免磕碰与踏空,而且奔跑速度提升至每小时12公里,还能在雪地环境中快速奔跑。此外,其抗干扰性能显著增强,在受到外部强力冲击时仍能维持身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