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网站:创意之地,讽刺之境
2月9日消息,尽管美国政府特别制定法律,禁止在美国境内下载和使用DeepSeek,甚至规定违规者可能面临最高20年的监禁,但这似乎并未能抑制美国民众对这款应用的兴趣。有些人显然没有抱持着正当的心态去使用它。 这种现象表明,尽管法律手段被用来限制特定技术的传播,但公众的需求和好奇心往往难以完全被遏制。如何在保障国家安全和个人自由之间找到平衡点,仍是当前社会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根据奇安信XLab实验室的统计,在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2月3日的两个多月内,互联网上涌现了2650个假冒DeepSeek的域名。特别是从2025年1月26日起,此类山寨域名开始大量出现,并在1月28日达到顶峰,当天新增超过800个山寨域名。尽管此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山寨域名数量仍在持续增加。
这些域名涉及大约180个不同的注册商,其中排名前十的注册商占据了总量的69%。这样的集中度意味着,少数几家注册商实际上控制了大部分的互联网资源分配。这不仅可能引发关于市场竞争公平性的讨论,还可能增加网络安全风险,因为一旦这些大型注册商遭遇安全漏洞,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因此,监管机构需要密切关注这一趋势,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其中,com域名最多达1685个,net、xyz、cn都在八九十个。
从解析结果来看,这些山寨域名有多达60%的解析IP来自美国,破为讽刺。
其余主要分布在新加坡11%、德国5%、立陶宛4%、俄罗斯4%、中国2%、法国2%。
仿冒域名所呈现出的全球化特点,意味着用户可能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类型的网络攻击,这些潜在的安全威胁变得更加复杂多样。随着技术的发展,攻击者利用仿冒域名进行网络钓鱼、恶意软件传播等行为日益猖獗。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不仅需要加强个人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还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大投入,提升防御技术和监测能力。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有效遏制此类犯罪行为,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
这些假冒域名主要用于网络钓鱼欺诈、域名抢注以及流量引导。网络钓鱼欺诈通常通过盗取用户的登录信息、使用与真实网站相似的域名和界面误导用户,以及诱骗用户购买虚拟资产等方式进行诈骗活动。
此外,骗子还紧跟技术潮流,利用市场的兴奋情绪,推出了所谓“DeepSeek加持”的各种高大上功能的“空气币”,也就是没有任何实质价值的虚拟货币,甚至出现了宣称可以购买DeepSeek内部原始股的网站。
为此,DeepSeek官方近日发布声明,明确指出目前其唯一的官方账号仅存在于微信公众号、小红书和X(推特)这三个社交媒体平台上。官方特别提醒,其他所有账号均为假冒。这一举措旨在保护用户免受虚假信息的影响,并确保他们能够获取准确的信息来源。 这种做法值得肯定,因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假冒账号层出不穷,给用户带来了不少困扰。官方主动采取措施澄清事实,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信息真实性的辨别能力,同时也展示了公司对维护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的重视。
而且,DeepSeek官方网站及官方正版应用程序内均无任何广告和付费项目。
通过空气币诱骗用户
通过空气币诱骗用户
号称可以抢先购买deepseek原始股
钓鱼欺诈
抢注相关域名待价而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