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中国消协投诉解决率创历史新高
2月6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布的投诉情况分析显示,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761886件,比上年增长32.62%。在这些投诉中,解决的案件数为1211284件,投诉解决率为68.7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8亿元。 这一数据显示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成果。尽管投诉数量显著上升,但解决率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这表明消费者协会在处理消费者投诉方面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同时,为消费者挽回的经济损失也达到了一个可观的数额,反映出消费者协会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投诉数量的增长,未来可能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机制建设,以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消费环境,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全面的保障。
在所有投诉中,商品类投诉为867301件,占总投诉量的49.23%,与2023年相比,比重减少了3.80个百分点。
近期数据显示,家用电子电器类、日用商品类、服装鞋帽类、食品类以及交通工具类的投诉量位居前列。这些数据反映出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上述商品和服务有着较高的依赖度,同时也暴露出相关行业在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提升产品质量,改善服务体验,成为这些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消费者对于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相关企业应当以此为契机,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标准,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与2023年相比,服装鞋帽类和食品类、家用电子电器类的投诉量比重有所增加,而日用商品类、交通工具类以及房屋及建材类的投诉量比重则有所减少。
服务类投诉为743615件,占总投诉量的42.21%,比重下降2.90个百分点。
生活服务及社会服务类、网络服务类、教育培训机构类、电信服务类以及销售服务类位居前列。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与2023年相比,电信服务类投诉量的比重显著上升,而生活及社会服务类投诉量的比重则明显下降。 这一变化反映了消费者对电信服务的需求和期望正在逐步提高,同时也揭示了相关企业在提供服务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相比之下,生活及社会服务类投诉量的下降可能意味着这些行业在服务质量或客户满意度方面有所改善。然而,对于电信服务领域而言,如何有效解决消费者的投诉问题,提升服务质量和透明度,将是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
投诉热点如下:
国补消费市场活跃,部分商家营销行为有待规范;
“车辆统筹保险”投诉激增,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
羽绒服产品虚假宣传频发,消费者权益频遭侵害;
“先享后付”隐患多,消费者需防范隐藏“陷阱”;
金融消费乱象不止,违规荐股与隐性收费问题突出;
笔记本电脑投诉高发,质量与售后问题较为集中;
电信服务投诉居高不下,消费者权益屡遭侵害;
预付式消费纠纷多发,消费者面临多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