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14A遇阻,未来研发或面临重大转折
7月25日,英特尔在今天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就产能建设、下一代制程技术的研发以及提升投资回报率和盈利能力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英特尔表示,若Intel14A无法获得关键的外部客户,且未能达成重要里程碑,公司可能会放缓甚至取消14A以及后续更先进的制程节点开发。这一动向反映出当前英特尔在先进制程上的压力与挑战,尤其是在面对台积电、三星等竞争对手持续进步的背景下,任何技术进展的迟滞都可能影响其市场地位。尽管英特尔仍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影响力,但若无法在关键节点上取得突破,长期竞争力或将受到冲击。
这是英特尔首次公开表示考虑放弃在某一主要制程节点上的前沿竞争,实际上意味着其将制程技术领先地位让位于台积电和三星电子。
翻译原文如下:
如果无法为Intel14A赢得重要外部客户并达成关键里程碑,我们将面临这样的局面:继续开发和制造Intel14A及后续先进制程节点在经济上将不再可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不得不暂停或终止对Intel14A及后续节点的研发与推进,以及相关的制造扩展计划。
英特尔CEO陈立武在电话会议上表示:“14A是一个制程节点,但在决定投入大量资本支出之前,我需要看到内部和外部客户的反馈以及产量承诺。同时,这个节点必须达到我对性能和良率的严格标准。作为一家企业,为客户提供可靠的服务至关重要,只有确保产品能够稳定交付,才能支撑起客户的依赖和企业的收入。” 从当前行业竞争态势来看,制程技术的推进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也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布局。英特尔在推进14A节点时表现出的谨慎态度,反映出其对市场风险和客户需求的高度重视。这种稳中求进的策略,或许能在未来赢得更多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陈立武还发布全员信称,过去几年公司投资过多、过快,工厂布局变得分散且利用率不足,“我们必须纠正这一方向”。
陈立武表示,公司决定停止此前在德国和波兰推进的项目,并计划将哥斯达黎加的封装与测试业务整合至越南和马来西亚的工厂。英特尔将继续坚定地在美国进行投资,并在该国实施相同的财务管控措施。为此,公司将放缓俄亥俄州工厂的建设进度,以确保支出与需求相匹配,同时保持灵活性。
财报显示,英特尔2024年研发支出达到165.46亿美元(约合1183.71亿元人民币),其中主要投入用于18A、18A-P、14A等先进制程技术的研发。这表明英特尔仍在持续加码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升级,试图在竞争激烈的芯片市场中保持技术领先。尽管近年来面临来自台积电、三星等厂商的压力,但英特尔在研发投入上的坚持,反映出其对长期技术布局的重视。这种高强度的投入也意味着企业需要在短期内承受较大的财务压力,但从长远看,可能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
Intel 14A制程预计将首次采用高数值孔径极紫外(High-NA EUV)光刻技术,用于至少三个关键工艺层。每台ASML Twinscan EXE:5000/5200光刻机的价格约为3.8亿美元(按当前汇率约合27.19亿元人民币),如果一座晶圆厂仅采购两台以保障制造质量,总投资将至少达到7.6亿美元。因此,在进行巨额投资之前,英特尔必须确保该技术能够满足内部产品及外部客户的需求。
相关阅读:
《消息称英特尔 CEO 陈立武考虑放弃向新外部客户推销 Intel 18A (-P) 工艺》
《Q2 营收超预期:英特尔宣布裁员 15%(约 14460 人),CEO 陈立武承诺“不再开空头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