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面临重大调整:欧盟判令App Store迎接DMA新规挑战
5月2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关于苹果App Store经营行为的详细报告,指出苹果公司声称符合《数字市场法案》的新条款依然未能达到监管标准。这一结果表明,尽管苹果试图调整其政策以适应新规,但其核心运营模式仍然存在争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苹果公司在面对欧盟监管时似乎仍未完全理解规则的核心意图。《数字市场法案》旨在确保数字平台的公平性和开放性,而苹果的做法似乎更多是在形式上做出妥协,而非从根本上进行实质性的改变。这种态度不仅可能引发更多的法律挑战,也可能损害其在开发者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苹果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公司之一,理应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希望在未来,苹果能够更加积极地与监管部门合作,真正实现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数字生态系统。同时,这也提醒其他科技巨头,在全球化背景下,合规经营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欧盟委员会近期再次向苹果施压,要求其在60天内彻底调整App Store的相关规则,以满足《数字市场法》(DMA)的要求。这一要求是在今年4月开出的5亿欧元罚单之后提出的,这笔罚款相当于约40.89亿元人民币。若苹果未能按时完成整改,欧盟将采取“定期罚款”的方式持续督促,直到苹果完全符合规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苹果面临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压力,更是对其长期以来在数字生态体系中主导地位的一次重大挑战。作为全球科技行业的领军企业,苹果的应用商店规则一直被视为行业标杆,但同时也饱受争议。尤其是在开发者分成比例以及对第三方应用的限制上,苹果的政策往往引发广泛讨论。此次欧盟的强硬态度表明,科技巨头不能再仅凭自身规则行事,而需要适应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是否能够如期调整规则,不仅关系到其在欧洲市场的合规性,也可能影响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营模式。这或许是一个契机,促使苹果重新审视与开发者的关系,并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权。无论如何,这都是一场关于数字公平与创新边界的深刻博弈。
鉴于苹果存在违反《欧盟第2022/1925号条例》第5条第4款的行为,并且这种违规行为目前仍在继续,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根据该条例第31条第1款第h项的规定,启动定期罚款程序以促使其尽快整改。整改期限为自本决定正式送达之日起60个自然日。
最终设定的定期罚款金额需确保苹果切实履行整改义务,并将充分考虑该公司的雄厚财务实力(详见本决定第 286 和 307 项陈述)。
如果本决定的对象未能在本决定通知之日起 60 个日历日内遵守第 3 条,则应自根据第 3 条要求其有效终止不合规行为之日起至其遵守本决定之日止,定期缴纳罚款,罚款金额不得超过第 2022/1925 号条例 (EU) 第 31 (1) 条规定限额。
核心争议集中于苹果的“反引导限制”政策。根据 DMA 规定,苹果作为“守门人”企业需允许开发者告知用户其他替代支付选项、在应用内推广替代支付方式并免费完成交易。
苹果虽于今年三月推出调整方案,但欧盟裁决认为其新方案存在系统性缺陷,“基于现有证据,苹果未能提出任何具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质疑其违规行为的严重性。”
苹果目前的政策规定,每个应用程序可以包含一条跳转到开发者网站的外部链接。这一链接必须遵循苹果指定的格式,并且在跳转之前需要展示一个警示页面。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外部链接不允许预填任何用户信息,以确保用户的自主选择权。尽管如此,通过这些外部链接完成的交易依然需要向苹果支付27%的分成,虽然相比应用内购的30%略低一些,但这仍然是不少开发者的负担。 在我看来,苹果的这项政策既体现了对用户体验的重视,也反映了其对自身利益的保护。苹果强调的警示页面设计,是为了避免用户因误操作而产生不必要的消费或泄露个人信息,这一点值得肯定。然而,对于开发者而言,这无疑增加了运营成本和技术难度。尤其是那些依赖外部链接进行服务推广的企业来说,高昂的分成比例可能会影响其业务拓展的积极性。同时,这也让人思考,在数字时代,如何平衡平台方与开发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双赢的局面。
苹果称《数字市场法案》仅要求“允许”而非“技术支持”或“帮助”外部引流行为。对此,欧盟委员会明确驳斥了这种解释,称苹果现行措施、抽成政策和技术壁垒已“实质性削弱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