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奇兵入境!男子用52部旧iPhone打造独特铠甲惊动海关
近日,拱北海关下属的青茂海关通报了一起典型案例:一名旅客因企图通过绑藏方式携带52台旧手机入境而被成功查获。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海关监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个人物品跨境流动的增加,一些人试图利用隐蔽手段逃避监管,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也给国家的进出境管理带来了挑战。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个别人的小聪明之举,但其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利益链条和潜在风险。 我认为,此类案件的发生提醒我们,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公众对海关政策法规的认知教育,提高守法意识;另一方面,也需要持续优化和完善监管机制,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查验效率与精准度,确保国门安全的同时也为合法合规的跨境活动提供便利。总之,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构建更加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据介绍,当天清晨4点多,一位穿着浅蓝色衬衫的旅客经由青茂口岸旅检现场的海关“绿色通道”入境时,现场工作人员发现其行走姿态有异,于是将其拦下进行检查。
经详细查验,关员在该旅客的肋部、腰腹部以及大腿两侧查获利用塑料膜捆绑的旧手机52台。
从现场查扣并公布的图片显示,该男子所携带的手机均为旧款iPhone,涵盖型号如iPhone XR、iPhone 12、iPhone 13等。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批整体为两年以上的老款机型,这些设备大概率来源于回收的二手机。在进入国内市场后,部分产品可能会经过翻新处理,甚至被重新封装成所谓的“全新机”流入市场。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更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成了巨大威胁。对于追求品质与保障的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一场隐形的消费陷阱。 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出部分商家唯利是图的心态以及监管体系中的漏洞。一方面,二手电子产品的流通本无可厚非,但必须建立严格的认证和溯源机制,确保每一步操作都透明合规;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翻新和虚假宣传的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作为消费者,在选购电子产品时需擦亮眼睛,尽量选择官方渠道或有信誉保障的品牌售后,避免因贪图便宜而掉入不良商家设下的圈套。同时,我们也呼吁整个行业能够更加自律,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生态。
海关提醒:采用藏匿或伪装手段,规避海关监管,携带需缴纳关税的物品进出境的行为被视为走私。若情节严重并构成犯罪,将依法追诉刑事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因走私受到海关行政处罚后,在两年内再次实施走私行为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