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新闻 > IT新闻
发布日期:2025-05-22 15:00:03

《假AI骗局曝光!披着独角兽外衣的印度程序员诈骗帝国坍塌,微软、亚马逊纷纷中招》

披着独角兽外衣的骗局:印度程序员如何骗倒微软、亚马逊?

   5月22日消息,备受期待的AI初创企业Builder.ai,最终走向了失败。

《假AI骗局曝光!披着独角兽外衣的印度程序员诈骗帝国坍塌,微软、亚马逊纷纷中招》

   据媒体报道,该公司已正式进入破产程序,目前仍拖欠亚马逊8500万美元、微软3000万美元的债务。

   Builder.ai曾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准独角兽”,在2023年的D轮融资中成功募集2.5亿美元资金,估值接近10亿美元。

   公司凭借AI技术实现了应用程序的快速无代码构建,这一创新举措吸引了众多关注。目前,该平台已与多家全球知名品牌达成合作,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在我看来,这种基于AI的技术应用不仅降低了开发门槛,还极大地提升了效率,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同时,这也反映了当前科技企业对智能化趋势的敏锐把握,未来有望在更多领域引发变革。不过,如何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数据隐私保护,仍是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总体而言,这样的技术创新值得肯定,也期待其能带来更深远的影响。

   然而, Builder.ai宣传其平台为“AI驱动开发”的典范,但这一说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多位前员工和合作伙伴透露,该公司的许多项目其实背后离不开大量人工的介入。这不禁让人重新审视所谓的“人工智能革命”究竟进展到了哪一步,也引发了对技术营销过度包装的反思。在当今这个追求效率和技术突破的时代,或许我们应该更关注实际的技术能力,而非仅仅被华丽的辞藻所吸引。

   有爆料显示,某公司被指通过大规模雇佣低成本开发者,以传统的人力方式完成了许多原本对外宣称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开发工作。这一情况引发了外界对该公司技术研发实力及其宣传真实性的广泛质疑。 从表面上看,这种做法或许可以降低短期内的研发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积累。过度依赖人力而非技术创新,不仅可能影响产品质量,还可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先机。此外,这样的操作也可能对行业造成误导,使得公众和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企业的实际技术水平和发展潜力。因此,企业应当更加注重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包装”来吸引关注。

   不仅如此,公司采用多种方式过度压榨外包开发者的工时,例如强制减少工时记录、利用存在缺陷的代码分析工具扣减薪酬等,致使一些开发者因未能得到应有报酬而遭到合作公司的解雇。

   早在2019年,Builder.ai(此前名为Engineer.ai)就遭到媒体质疑。这家由两位印度创始人创办的公司声称拥有先进的AI系统,能够自动生成应用程序,但这一说法受到了外界的批评。

   多家内部员工指出,所谓的“AI驱动”更多是一种营销话术,并非技术实质。在实际操作中,软件编码以及演示案例的制作主要依靠来自印度及其他地区的技术人员完成。这一现象引发了外界对该公司技术实力的广泛质疑,尤其是其并未组建一支真正具备专业能力的AI研发团队,这一点尤为引人关注。 这种状况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家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定位与投入。表面上看,它似乎紧跟科技潮流,试图通过“AI驱动”来吸引投资或客户,但实际上,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项目执行,都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暴露了企业在战略规划上的不足,也反映出其对行业趋势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长此以往,恐怕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从长远来看,企业若想在AI领域有所建树,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团队,并将资源聚焦于核心技术的研发,而非仅靠外包或短期炒作来维持表面繁荣。

IT新闻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百度权重≥3友情链接交换
数界探索  |  科技快讯中文网  |  经济脉动  |  科技先锋  |  财智慧  |  慧算财经  |  财经探秘  |  财经日报  |  今日财经  |  财经风向标
Copyright © 2025 智慧科技官网 网暻网络
备案号:陇ICP备16003923号-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