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2025年最狡猾的网络诈骗手段!
3月15日消息,在本届2025年315晚会中,主办方揭露了网络上存在的虚假“手机抽奖”骗局。
315记者注意到,近期关于手机抽奖导致消费陷阱的投诉屡见不鲜,为此展开调查。记者前往一家名为“诺诺网”的电子发票第三方服务平台开具发票时发现,提交发票信息后,页面会自动跳转到一个“大转盘”小游戏。点击抽奖后,系统立刻提示“抽中大奖”,奖品为“200元话费券”。
然而记者购买后,并没有任何话费到账,也没有看到 200 元的话费券。客服表示:“优惠券一共有 30 张,充 200 元减 10 元的券 10 张,充 100 元减 5 元的券 20 张。”记者发现,需要充值 4000 元话费才能用完这些话费券,并且最快需要 15 个月。
经调查,兑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这一广告推广项目,记者前往杭州探寻其主要控股方兑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这无疑是他们当前收益最为丰厚的业务之一。“投入100万元,短短一天就能回笼150万元,这些合作客户的热情几乎可以用‘狂热’来形容。”然而,话费券虽然看似优惠,但其使用周期较长,许多人领取后一两个月便将其抛诸脑后。商家正是看准了消费者的这种遗忘与疏忽,瞄准大量“沉默用户”,通过这种方式悄然获取利润。 这种营销手段确实高效,但也引发了我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思考。一方面,企业追求盈利无可厚非,但另一方面,如何避免对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困扰甚至经济损失,值得深思。话费券的设计初衷或许是吸引顾客,但如果因为用户的遗忘而让商家从中获利,则显得有些不公平。希望未来能有更透明、更合理的规则来规范此类促销活动,让消费者既能享受到便利,也能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享受优惠的同时,要更加留意自己的消费习惯,避免因一时疏忽而被利用。
负责人表示,在生活中,除了开发票,扫码场景也成了商家投放广告的重要渠道。例如,在停车场扫码支付时,一些平台会推出“免费领取视频会员”的活动。然而,这种看似诱人的福利背后却暗藏玄机:点击领取后需要支付19.9元,且默认次月还会自动扣费19.9元。实际上,这种模式瞄准的正是那些忘记取消订阅的“沉默用户”,通过这种方式赚取额外收益。 此外,还有类似白酒推广的案例,两箱标价63元/箱的白酒被夸大为价值4700多元的商品,最终以398元的价格售出。这类营销手段利用了消费者的认知偏差,表面上看似优惠,实则通过虚假定价误导消费。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我的看法是,无论是扫码广告还是商品促销,都应以透明、真实为前提,而不是通过隐藏收费或虚高定价来牟利。对于消费者而言,提高辨别能力至关重要,同时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此类现象的监管,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诺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坦承,200元话费券、自动续费以及白酒推广等业务,从本质上讲都带有诱导性质,甚至可能存在欺诈风险。“我们公司每天的交易流水大约在20亿元左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道,“比如,一旦像315晚会这样的节目对这些业务进行深入调查和曝光,把其中的各种套路都分析得清清楚楚,那对我们来说将是致命打击。这样一来,以后这种业务还怎么做下去呢?”
2025 年 315 晚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