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5G神话:辐射真的比4G更危险吗?
2月24日消息,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5G通信用户已突破10亿户。随着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以支持信号传输,通信用户数量的迅速增长也带来了一些隐忧。
近日,央视新闻报道指出,一些关于“手机基站存在辐射,由于5G基站数量多于4G基站,因此5G辐射量大于4G,对人体健康构成更大威胁”的言论引起了公众的关注。这些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呢?
对此,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彭木根指出,5G通信基站的辐射水平非常低,并且属于电磁辐射范畴,随着距离增加,信号会逐渐变弱,因此对人体的影响微乎其微。
报道还提到,辐射本质上是一种能量传递的方式。提升网络速度与增加通信基站的辐射强度并无关联。实现网络提速的关键在于扩大传输带宽,这类似于拓宽道路以提高通行能力。5G通信基站同样遵循这一原理。此外,通信基站的数量越多,手机通话的质量通常会更好,同时手机与基站间产生的电磁辐射反而会降低。
辐射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能量就越高,反之则越低。5G 信号所使用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属于厘米波,这个和目前我们的 2G / 3G / 4G 差别不算太大。还有一种,相对较高,属于毫米波的范畴,不过在我国目前还未部署。但是无论是之前用的 2G / 3G / 4G,还是毫米波级别的 5G,其频率都比可见光要小。因此,单从辐射本身的属性而言,无线电波所蕴含的能量比可见光还低,对我们没什么危害。
彭木根还称:其实我一直认为5G的辐射在严格意义上是可以忽略的,包括4G基站的辐射也是如此。严格来说,真正对人体产生辐射影响的并不是基站,而是我们手中的手机,尤其是在手机信号不佳时,为了保证通信质量,手机会自动提高发射功率,这时的辐射反而会增大。因此,公众可能会忽视自己身边的手机这类小型终端设备,而更多地关注那些显眼的基站设施。但实际上,基站对我们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注意到,工信部在今天中午转发了这一报道,并进行了官方辟谣。 工信部今日的这一举动无疑为公众澄清了某些不实信息,显示了政府对于维护网络环境真实性的高度重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谣言的传播速度往往超过真相,因此及时的辟谣不仅有助于防止虚假信息的扩散,也能够增强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举措,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信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