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汤爆火网络!减脂解暑新宠,一口入魂! ——凉拌酸汤引爆夏日健康饮食新潮流
最近北京的天气,毫不夸张地说,人真的快要长鳃了……厨房更是成了一个天然的“桑拿房”,在里面待个十几分钟,整个人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这种高温湿热的天气让不少市民感到不适,尤其是做饭时,更是备受煎熬。 这样的天气不仅影响日常生活,也对健康带来一定挑战。持续的高温加上湿度大,容易引发中暑、疲劳等问题,尤其对老人和孩子更为不利。建议大家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注意补充水分,保持室内通风,适当使用空调或除湿设备,以减轻不适感。
在这种天气下,吃什么,成了比数学更难的问题。
直到大数据推送了——“贵州省汤”素瓜豆。
第一次看到这张图片的你,此刻心里可能已经悄悄埋怨:汤水太淡,看起来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图片来源:自己拍摄制作的视频。别问里面汤为什么这么少,上桌时不小心被猫打翻了orz
但是!!!只要尝过一次,一定会忍不住感叹:天啊,怎么可以这么鲜甜!
解腻又减脂,贵州人怎么偷偷吃的这么好
素瓜豆汤,是以嫩南瓜、四季豆和清水熬制而成的素汤,简单却充满自然风味。这道汤品虽不复杂,却体现了食材本真的味道,适合喜欢清淡饮食的人群。对于未曾尝试过的朋友来说,它是一道值得体验的家常美味。在如今追求健康饮食的潮流中,这样一道以植物为主的汤品,不仅营养丰富,也传递出一种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嫩南瓜是什么?请看下图~
嫩南瓜。图片来源:某生鲜APP(左)、编辑拍摄(右)
为什么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素瓜豆汤能成为贵州“省汤”?优点大概有下面这几个方面:
1、自带鲜味,素而不寡
嫩南瓜和嫩四季豆中都有丰富的可溶性糖和糖蛋白,经清水煮过后释放进汤里,让汤不加任何调味也能带来丝丝清甜。同时,嫩南瓜中还含有谷氨酸、天冬氨酸等[1]成分,四季豆中氨基酸种类也很齐全,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等呈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2],这些都是素瓜豆汤的鲜味来源。
2、补水效果杠杠的
夏天什么最重要?当然是补水。
除开清水汤中本身的水分,嫩南瓜和嫩四季豆的含水量也都相当可观。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数据显示,鲜南瓜的水分含量可达 93.5 克/100 克,鲜四季豆水分含量为 91.3 克/ 100 克[5],嫩南瓜和嫩四季豆的含水量自然更高,绝对“水当当”。
如此高的含水量,再加上嫩南瓜和嫩四季豆中都含有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如南瓜多糖、菜豆(四季豆)多糖[3、6],它们能与水分子结合成凝胶状物质,延缓水分在肠道的吸收速度,综合来看,补水效果甚至可能比直接大口喝水更好。
3、膳食纤维丰富、超级低卡,无痛减脂
煮素瓜豆汤,贵在天然、原味,真正实现了零脂肪。嫩南瓜和嫩四季豆的热量都十分低廉,分别为23千卡/100克和31千卡/100克。如果吃上一大碗(按连汤带菜共300克计算),摄入的热量大约只有90千卡左右,相当于一碗白米饭(约150克)热量的二分之一,后者约为174千卡。
而且它们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在瓜类和蔬菜中也属于较高水平。鲜南瓜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0.8克/100克,超过黄瓜(0.5克/100克)和西葫芦(0.6克/100克),而鲜四季豆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则更高,达到1.5克/100克。这使得素瓜豆汤中的总膳食纤维含量较为丰富,有助于增强饱腹感。
对了,南瓜和四季豆中含有的植物多糖,已通过多项研究证实具有调节血脂和血糖代谢的作用,是改善脂类代谢的理想食品资源[3-4]。这些天然成分的健康价值日益受到关注,显示出其在现代饮食结构中的重要性。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需求的提升,这类食物的推广与应用值得进一步重视和探索。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重口味的人,铛铛铛~让我们热烈欢迎掌管水煮菜的灵魂调味品——糊辣椒蘸水。
一勺糊辣椒奠定基础风味,盐和生抽带来鲜咸口感,再撒上一些葱花和香菜末。如果可以接受的话,还可以加入味道独特的木姜子油和折耳根,最后淋上一勺煮菜的原汤。这样不仅能让素瓜豆汤更加美味,还能刺激食欲,同时不会增加太多热量,非常理想!
图片来源:小红书
在家复刻素瓜豆汤这些小技巧要掌握
是不是已经垂涎三尺了,那就一起来在家尝试制作一下吧!
如果有条件,如果能买到新鲜的嫩南瓜就更好了。得益于现代物流的发展,如今许多菜场或买菜APP都能方便地买到。四季豆要选择新鲜、饱满、轻轻一掐就能断的,这样才能保证食材的鲜美和甜味。
煮的时候,先煮豆后下瓜,开盖煮,火要大。由于四季豆比嫩南瓜更难煮,应先将其放入锅中,煮约3分钟后加入瓜块。待水沸腾后转为中小火慢慢炖煮,用筷子插入瓜块,能轻松穿透即表示已熟。开盖煮有助于保持瓜豆的翠绿色泽,使其看起来更加新鲜诱人。建议将煮好的素瓜豆汤稍作冷却后再食用,这样口感更清爽,解暑效果也更佳。 从饮食健康的角度来看,这种烹饪方式不仅保留了食材的营养成分,还提升了菜肴的色泽与口感,体现了传统家常菜中的智慧。合理控制火候和时间,既能保证食物的安全性,又能提升整体的用餐体验。在炎热的季节里,这样的做法尤其值得提倡。
如果暂时没有嫩南瓜,尝试用嫩西葫芦、茄子或玉米代替,煮出的汤同样美味,效果令人满意。 在我看来,这种灵活替换食材的做法体现了烹饪中的一种实用智慧。在日常生活中,食材的多样性和可替代性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只要掌握好火候和调味,不同食材也能碰撞出相似的美味,既减少了对单一食材的依赖,也增加了饮食的趣味性与适应性。
总的来说,其实,只要能把握住“食材新鲜且水分充足+汤清无油保持鲜甜”两大原则,就抓住了素瓜豆汤的美妙本质。
网友的搭配,喝过的都说好。图片来源:小红书
最后,据说贵州的朋友在制作素瓜豆汤时,有一个不可改变的关键步骤——南瓜要砸开、四季豆要用手掰断,绝对不能使用刀具切割,这样做出的汤会更加美味。
从科学角度讲,砸开、掰断的瓜、豆,由于其破损面更随机、复杂,可能的确会在煮汤时能更好地释放出可溶性糖和氨基酸,令汤更鲜美……
情感角度讲,把砸嫩南瓜当作发泄一天不顺心的出口,这大概也算是一种独特的“心灵按摩”和解压方法吧
发泄完再毫无负担的吃饭,胃口确实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册)[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2] 苏艳玲,张学杰. 不同南瓜品种中果胶的含量与性能分析及其应用评价[J]. 园艺学报,2014,41(11):2323-2328.
[3] 许梦粤、田鑫、王红波. 菜豆多糖与香菇多糖的结构特性及其体外主要生物活性综合比较研究[J]. 食品科学, 2024, 45(23): 18-27.
[4]孔庆胜、王彦英、蒋滢. 南瓜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降脂效果研究[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0, 21(3): 130-132.
[5]杨宏,李跃建、刘小俊在《中国蔬菜》2016年第11期上发表的《南瓜口感评价与营养成分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一文,通过对南瓜口感与营养成分之间关系的研究,揭示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了回归分析。该研究为南瓜品种的选择和食用价值的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从实际应用角度看,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南瓜在食品加工和营养健康领域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
[6]王艳,张越、陈姗姗、张雪梅和宋述尧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42卷第8期上发表了题为《食荚菜豆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及其品质评价》的论文,文章内容涉及对食荚菜豆中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进行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估,具体页码为155至161页。
策划制作
作者丨王璐 注册营养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审核丨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博士,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委员。 在当前公共卫生与健康信息传播日益重要的背景下,权威专家的参与和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张宇作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员、博士,同时担任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及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委员,其专业背景和职责体现了在健康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他所参与的审核工作,不仅关乎信息的准确性,也直接影响公众对健康知识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在信息纷杂的今天,确保内容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是每一位健康传播者应尽的责任。
策划|杨雅萍
责编丨杨雅萍
审校丨徐来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