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台再升级,网络空间重现清朗景象
斗鱼今日(2025年3月13日)发布《2024生态治理年度报告》,全面展示全年生态治理成效:通过“净网行动”搭建起贯穿全平台的治理体系,全年共处理违规直播间2.8万个,拦截违规弹幕265万余条,向用户发送私信合规提醒超过6000万人次,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夯实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高压态势整治内容乱象,筑牢生态治理第一道防线
随着直播行业的迅猛发展,内容生态治理已经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加强内容监管不仅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平台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2024年,斗鱼进一步提升直播监管强度,特别针对直播中展示不良网站链接的行为进行重点整治,全年共处置违规直播间1721个。此外,为应对黑灰产通过游戏直播导流的隐蔽手段,斗鱼构建了“账号-内容-流量”三位一体的防御机制,对直播中引导用户前往第三方平台的风险场景进行全面筛查,全年处理涉及第三方平台赌博导流的直播间5620个,成功阻断了黑灰产传播路径。
在反诈骗工作中,斗鱼重点关注二手交易诈骗和站外引流诈骗这两种高发类型,并通过支付环节的风控升级来保障用户资金安全。统计显示,平台全年共封禁了1170个涉及诈骗的直播间,冻结了412个高风险账号。同时,斗鱼推出了多项安全支付措施:关闭了免密支付功能,新增了充值时的身份核验步骤,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优化风控规则,实行充值IP与账号归属地的双重校验,并且系统能够拦截来自风险IP的下单行为。值得一提的是,斗鱼设立了“诈骗处置专项客服通道”,为受骗用户提供报警协助以及证据固定的支持。自2024年9月优化退款流程以来,不仅显著缩短了资金追回的时间周期,还有效减少了用户的经济损失。
斗鱼于2024年推行严格的内容生态治理措施,将其视为直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这不仅是解决用户基数庞大、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时出现的内容低俗化及黑灰产渗透等问题的必然之举,也是平台履行社会责任、防范赌博诱导、网络诈骗等风险的必要手段。同时,通过运用AI风控等先进技术提升治理效能,将违规内容阻断在传播初期,从而达成行业生态与社会价值的长期和谐发展。
技术与制度双轮驱动,构建直播生态治理新格局
在内容治理的过程中,斗鱼凭借技术创新与制度革新,搭建起一套全面且高效的生态治理体系。针对黑灰产不断演进的技术手段,斗鱼始终致力于提升自身的技术防控能力。从弹幕、私信到评论,平台的内容审核已实现全场景覆盖,全年成功拦截了7284条违规站内信。而在账号管理领域,通过结合“智能语义识别”与人工复核的机制,斗鱼全年触发了33151次“诱导交易风险提示”,平均每天拦截约90次潜在风险操作。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体现了斗鱼对平台环境净化的决心,也展现了其在技术应用上的前瞻性布局。尤其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时,这种双管齐下的治理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智能化手段与人工干预相结合,斗鱼不仅有效减少了不良行为的发生,也为用户营造了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交流空间。未来,希望更多平台能够借鉴此类经验,共同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斗鱼在制度建设上积极探索新方式,设立了“主播学习中心”,将直播规范和法律法规列为必修课程,并推行“违规主播强制学习”机制。据统计,全年共有2036名主播参与相关考核,通过率高达98.8%,有效提升了主播的合规意识。在用户教育方面,斗鱼构建了站内提醒体系,全年共发起17轮次合规提示,内容涉及规范直播行为及防范私下交易等,总计覆盖用户超过6000万人次。
斗鱼推行的双轮驱动模式关键在于实现协同效应:技术为制度实施提供决策支持,例如通过风险提示启动学习机制;而制度则为技术的应用设定合规界限,比如明确审核准则。两者共同打造出贯穿内容创作、传播与消费全流程的治理体系。
在直播行业治理难度不断加大的趋势下,该模式借助技术和制度的协同作用,将治理成本转变为竞争优势——技术构建坚实的安全屏障,制度营造合规的运营环境,从而达成用户信任与商业价值的双重提升。展望未来,斗鱼将在违规手法持续演变的形势下,不断优化风控技术,灵活调整风控策略,主动履行平台的内容监管责任。
专项治理筑基展望未来治理升级
2024年,斗鱼通过“清朗行动进行时”推动治理向纵深发展。全年开展10+轮次攻坚行动,涵盖未成年人保护、算法治理等领域。例如,在“清朗·打击违法信息外链”专项中,平台重点清理非法账号、违规评论及诱导外链,累计拦截违规弹幕206条,查删相关鱼吧内容24条,新增敏感词库53组。
未来,平台将持续坚持“技术引领、制度护航、用户共治”的治理思路,在技术防范方面不断优化AI识别体系,以适应新型违规行为;在行业协作层面积极推动统一的内容审核规范及违规处理机制;在用户参与机制上逐步健全相关运行准则。通过全方位的持续努力,致力于打造更加清朗、更为安全的直播环境,为行业高品质发展贡献可借鉴的治理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