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新宠:小红书与TikTok迎来美国用户狂潮
仅仅只是小憩了一会儿,隔壁的TikTok便上演了一场震撼的大戏。 这充分展示了TikTok平台的活力与变化速度之快。在短短的时间内,它能完成从平静到高潮的转变,反映出这个平台充满无限可能与惊喜。这也提醒我们,对于社交媒体的发展趋势,必须时刻保持关注和敏锐的洞察力,以免错过任何重要的动态或机遇。
按照法案规定,本应在今日凌晨被彻底封禁的TikTok,上演了一场绝地反击的戏码。
在封禁前的一天,我们将通过弹窗向用户发布一则令人惋惜的消息:“我们深感遗憾,根据美国将于1月19日生效的法案,TikTok将被封禁,这将迫使我们在该日期后暂时停止服务。”
遗书一写,美国民众显然无法平静,最终为它安排了一场最高级别的家庭奢华葬礼。 这场奢华葬礼不仅体现了人们对逝者的尊重,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对于某些人物或事件的高度关注与纪念方式。这种级别的葬礼花费巨大,不禁让人思考资源分配的问题以及公众情绪在特定时刻如何影响决策。这样的仪式虽然展现了个人或家族的荣耀,但也引发了关于公共资金使用合理性的广泛讨论。
还跑到中国的 Rednote 上面,求中国网友的安慰和拥抱。
隔壁正在澳大利亚参加比赛的美国选手高芙成功晋级8强后,在摄像机镜头上深情地写下了:RIPTikTokUSA(心碎)
RIP的消息尚未达到12小时,按理说TikTok应该准备下架。然而,在短短一夜之间,TikTok又重新恢复了在美国的服务。
估计正忙着在小红书上发布数学作业的美国人,也被这阵仗弄得有点蒙圈。
一转头,发现原来是即将就职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众多美国年轻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我要【 破除黑暗,重现光明 】,考虑延长禁令生效时间,给你们的 TikTok 争取 90 天的机会。在特朗普的任职典礼上,网红 CEO 周受资也将会受邀参加。
一时间,这个还没上任的总统,就赚足了美国青少年们的好感。另一边,美国的 TikTok 商家和服务商们也认定了特朗普这个人。
之前几个做美国市场的朋友略带自信地回复我说:说完全不担心被封是假,但肯定不可能让这么多人一夜之间完蛋的。再说了,不还有特朗普吗?很多人从一开始就相信特朗普会出面救场。因为 TikTok 的波及范围实在太广了,光是注册用户就有 1.7 亿。
如果只是普通用户而言,或许换一个平台也能用。但牵扯到的大量商家就难受了,有超过 700 万美国商家靠它谋生。尤其是 2024 年的黑五,像是末日前的狂欢一样大卖了一场,单日销售额突破了 1.3 亿美金。
许多普通的美国民众为了能够维持生计,选择将自己的住宅暂时改造为仓库,租给TikTok上的商家使用。在一片繁荣和谐的景象中,许多人似乎已经遗忘了这场风波的始作俑者是特朗普。
闹了半天 特朗普才是始作俑者
尽管在2019年前后,TikTok因“数据安全”等问题多次受到严厉审视和挑战。 这种反复的质疑不仅反映了全球对于数据隐私和国家安全的高度敏感,也揭示了国际互联网巨头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复杂挑战。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用户隐私保护,已经成为各大科技公司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TikTok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平台,不仅要面对技术上的不断革新,还需要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内寻求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但整场闹剧真正的起因是2020年那个炎热的8月,白宫中的租户特朗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突然刷了一波存在感,发布了一条行政命令:
在 45 天后禁止美国公司与字节跳动及其子公司进行任何交易。并在一周后又补发了第二条:要求字节在 90 天内剥离 Tik Tok 在美国的业务。
最近,TikTok上掀起了一股购买特朗普竞选演讲门票却不赴现场的风潮,这不仅引发了广泛争议,也让我感到十分不满。一直以来,我对TikTok平台上的某些行为就持有保留态度,这次事件更是让我觉得这种做法有失体面。这种行为表面上看似是对某位政治人物的讽刺,实际上却可能误导公众,甚至影响到政治活动的正常进行。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社交媒体上的各种现象,避免参与或推动那些缺乏建设性的活动,以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与和谐。
最后,确实有很多人参与了这一活动,导致竞选集会受阻,从那时起,特朗普与TikTok之间的矛盾便正式形成。
不过,尽管特朗普颁布的是行政命令,这属于总统的“自由裁量权”,尚未上升到严格立法的高度。因此,TikTok一方面选择提起诉讼,另一方面也在迅速进行自查和整改。 这种行政命令的性质意味着其实施细节仍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和解释空间。TikTok的双管齐下的策略显示了它在应对这一挑战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通过法律途径质疑该行政命令的合法性,同时内部进行调整以符合潜在的新规要求,这是一种试图在合规与维护自身权益之间找到平衡的做法。这样的做法不仅反映了企业面对政策变动时的应变能力,也揭示了行政权力在影响跨国公司运营方面的巨大影响力。
从这个节点开始,TikTok在随后的几年里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以确保数据安全。2022年时,公司启动了“德克萨斯计划”,花费15亿美元将美国用户的数据转移到甲骨文的服务器上,而后续每年依然需要投入大约10亿美元。 这样的举措无疑显示了TikTok对于解决数据安全问题的决心和承诺,但也反映出公司在合规性上的巨大开支。这不仅表明了全球社交媒体平台所面临的严格监管环境,也揭示了它们在拓展市场时可能遇到的挑战。巨额的资金投入显示出TikTok愿意为了赢得用户信任而做出重大投资,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这些成本最终如何影响其商业模式的讨论。
为了自证清白,引入了第三方机构来监督算法、数据流动等方面的工作。
最后,TikTok在2020年确实成功避开了那场风波,这条行政命令最终没有被执行。但这并非是因为TikTok的努力取得了成效,而是因为特朗普的任期已经结束。这项任务后来交到了拜登手上,而他遵循了前任总统政策通常被新政府视为可废弃的习惯,迅速宣布撤销了特朗普的禁令。 这一系列事件反映了美国政治中的一种现象: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往往取决于执政者的更迭,而非政策本身的合理性和公正性。这也提醒我们,在评价科技公司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时,需要更多关注其背后的政治动态,而不仅仅是企业的应对策略。
此次搁置事件使得前总统特朗普成功避开了后续的舆论漩涡。然而,现任总统拜登表面上声称与TikTok划清界限,实际上却通过授权CFIUS等机构对TikTok进行持续调查。自2023年起,拜登政府开始逐步采取措施打击TikTok。首先,政府限制联邦机构工作人员在政府设备上使用该应用程序。紧接着,各州政府也纷纷跟进,其中以蒙大拿州最为激进,该州计划全面禁止TikTok。幸运的是,一些创作者联合起来提起诉讼,使这一禁令暂时被暂停。 这种做法显示了美国政府在处理TikTok问题上的复杂性。尽管表面上看似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但背后可能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和经济考量。这也反映出社交媒体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及各国政府如何平衡安全与自由的问题。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博弈,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但整体对 TikTok 的处罚铺垫,都在稳步的推行。尤其是 2023 年 3 月 7 日,两党议员牵牵小手,一起推出了一个法案,赋予拜登政府权力在必要时可以禁止外国技术或公司。大权到手,拜登政府也干脆摊牌不演了:如果中国所有者不出售股份,我们就禁掉你。
随后,就召开了 2023 年刷屏中美互联网的周受资听证会。在会上的那些蠢问题,差评君这里就不再拿出来一一举例了。
在那次听证会上,可以看出TikTok对于此次事件采取了较为强硬的态度。特别是当时官方通过弹窗号召广大用户行动起来支持TikTok的举措,成功激发了许多用户的热情,纷纷对议员进行密集的电话游说。
虽然看起来解气,但也成功把议员们惹毛了。靠个小小弹窗就让我们的民众听你号令,乖乖反抗我的决策,这还了得?随后,法案的推行进程立马被加速了。
为了加快法案的通过,还偷偷把它和俄乌战争相关的法案一起捆绑递送众议院。众议院过完了,没两天参议院就过了,光速递交给了总统。。。
最终在2024年4月,拜登政府正式签署了法案,要求TikTok在270天内剥离其在美国的业务,否则将面临封禁。这时,一直默默隐藏了四年的特朗普终于找到了反击的机会,转而支持TikTok,并指责拜登:你得为这项禁令负责。
指着拜登的脊梁骨说:“歪曲事实的拜登正是那个企图剥夺你们TikTok使用权的人,因此,如果你年轻且明智,就应该支持唐纳德特朗普。”甚至不惜拉上邻近的脸书作对比。声称如果没有了TikTok,脸书将会变得更为强大,而它已被视为美国人民的敌人。
不过不得说,特朗普这人是真聪明。这么一波拉票,就把 TikTok 这口热锅,全甩到了 81 岁高龄的拜登头上。自己打打嘴炮,就成功俘获了美国青少年的心。
摇身一变成了TikTok的救命稻草。尽管他倒戈之后,确实做出了一些努力。成功当选后,立刻向最高法院提交了一份简报,要求推迟禁令的实施。但对当时的TikTok来说,他的种种举措对于阻止禁令已经无济于事。#华丽复出的懂王难以成为救星
即便懂王到处刷存在感,但国会总统法院大全套都走完的法案,总统也不能强行干预。这次懂王之所以能够延迟推行,不是因为他官威有多大,只是因为法案里规定了,总统可以有延迟 90 天落地的权利。
更何况,按照川普补充说明的信息来看,他所提到的推迟协商似乎仍抱有希望通过当前局势迫使TikTok接受50%的所有权转让,并通过合资方式来实现其改造计划。这一策略与之前并无太大差异,依然是试图在交易中占据主导地位。此外,这种安排与相关法案中要求的80%持股比例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其可行性仍有待观察。 这种做法无疑加剧了各方的紧张情绪,也使得谈判变得更加复杂。川普政府的这一举动不仅反映了对外国企业在美运营的持续担忧,同时也暴露了其在处理国际经济事务时的强硬立场。未来如何平衡国家安全与企业正常运营之间的关系,将是各方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旦该法案成功实施,受影响的将不仅限于TikTok,而是会波及所有在美国市场开展业务的外资企业。这项名为《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敌对势力控制》的法案已经获得通过。
里面规定说,如果特朗普觉得某个应用对美国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只需要发布公开通知,并且提前 30 天向国会提交一份说明,按理来说就可以给它安排上 TikTok 大全套了。
近日,针对TikTok的处置措施远不止简单的封禁,还需要实施连坐制度,即所有为TikTok等应用程序提供分发、维护或更新的服务都将受到处罚。这不仅包括云服务和服务器托管,也意味着各大应用商店将无法上线这些应用程序。 这样的举措无疑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从技术层面来看,它可能会影响到整个互联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此外,从法律和政策的角度分析,这种全面打击的方式可能会被其他国家效仿,从而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网络环境变得更加封闭和碎片化。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要更加审慎地权衡各种利益和影响,以确保既能保障国家安全,又能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一旦违法,即将按照人头进行处罚,每位美国用户对应5000美元的罚款。TikTok拥有1.7亿用户,因此将面临8500亿美元的罚款。因此,特朗普在扮演救世主角色时,在推文中特别强调,服务提供商不会承担相应责任。
一旦企业被认定为下一个TikTok,其面临的挑战可能并不比TikTok轻松。因为TikTok已经通过各种自查和应对措施展示出极高的合规水平。然而,即便如此,从它最近两次的自救上诉来看,不难看出某些指控似乎带有预设立场,无论企业如何努力,都难以完全避免这些质疑。 这种现象引发了对于监管公正性和透明度的广泛讨论。如何在保护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同时,确保企业有公平竞争的机会,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考验着监管机构的能力,也考验着全球企业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尽管你将用户数据存储在我本地;尽管你全部是由美国团队运营;尽管你的算法推荐受到我国公司的监管,但我并未发现你的内容存在任何问题。
尽管退一步说,你现在使用的算法并非源自美国,对我们来说就是不透明的,这就可能使它受到中国政府的影响。就好比你正在打字的时候,老板突然走过来怀疑你想偷他的钱。虽然你目前并没有这么做,但因为你有手,就有这种可能性。因此,唯一的办法是把你的手砍掉放在他的口袋里。 这个比喻虽然形象地表达了对算法透明度的担忧,但也显得过于极端。在现实世界中,技术监管与国际合作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过度的恐慌和误解只会阻碍技术创新和国际交流。我们应该寻求建立更加公平和透明的技术标准,而不是采取极端措施。
话说到这,早就已经不是偷钱的问题了。甚至加州的众议员也表示,从技术上讲,完全的数据安全实际上无法实现。这也导致一些外国人产生了逆反心理,他们带着自己的账号转而入驻小红书。 这样的情况反映出当前数字安全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尽管科技不断进步,但要确保个人信息的绝对安全仍然困难重重。这不仅考验着各大社交平台的安全防护能力,同时也提醒用户在选择平台时需更加谨慎,以保护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
更幽默的是,在TikTok下架当天,各类美国本土原生应用纷纷登场。你马斯克推出短视频应用,我扎克伯格推出短视频编辑工具,大家都准备分一杯羹,人人有份。
到底是不是真的偷了钱,我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人对金钱的渴望确实由来已久。 在我看来,这种对金钱的强烈追求可能根植于美国的社会文化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关于资金不当使用的指控都需要经过严格审查。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评价此类事件时,应当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并充分考虑到背后可能存在的复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