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视频曝光!抖音平台揭露西藏地震谣言,呼吁严惩
1月10日消息,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地震后,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然而,在这一关键时刻,一些居心叵测的人试图借助AI技术散布虚假信息,以吸引眼球。
今日,抖音安全中心近日发布了关于治理“灾害期间不当使用AI生成内容”的公告。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平台对于用户信息安全的高度责任感,也反映了当前技术滥用问题的严重性。在灾难发生时,真实和及时的信息传递至关重要。然而,不当使用AI生成内容可能会导致虚假信息的传播,进而加剧恐慌和社会不稳定。因此,抖音的安全措施不仅是对平台规则的完善,更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有力维护。希望这一行动能够有效遏制不良信息的扩散,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可信的信息环境。
公告称,近日,西藏自治区发生地震灾害,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利用AI技术生成虚假灾害场景的信息,对救援工作造成了干扰。平台已经严肃处理了23652条涉及地震的不实信息,并配发了辟谣内容。 这类事件不仅暴露了部分网民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还反映出当前网络监管面临的新挑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信息传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无疑为公众获取真实信息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给了别有用心的人制造虚假信息的机会。这些虚假信息不仅可能误导公众,甚至可能干扰到实际的救援行动,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因此,加强网络监管和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AI生成内容的监管,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公众也需要增强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避免成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者。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虚假信息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抖音发现,部分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由人工智能生成的灾难图片,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艺术创作”,目的是为了“祈福”。这些用户表示,他们的初衷并不是要制造恐慌或传播不实信息。 这种行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一方面,有人认为这样的“艺术创作”能够引起公众对灾害预防的关注,从而激发更多人参与到防灾减灾的行动中来。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担心,这类图片可能会被误解为真实的灾难现场照片,进而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和社会混乱。 因此,在进行此类“艺术创作”时,创作者应该更加谨慎地考虑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并在发布作品时明确标注其为虚构内容,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恐慌。同时,平台也应加强对类似内容的监管,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
在此,抖音重申,AI创作易让人混淆虚假与现实,创作者、主播、用户、商家、广告主等平台生态参与者,在抖音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时,须遵循以下规范:
1、发布者应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进行显著标识,帮助其他用户区分虚拟与现实,特别是易混淆场景。
2、发布者需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产生的相应后果负责,无论内容是如何生成的。
3、虚拟人需在平台进行注册,虚拟人技术使用者需实名认证。
4、禁止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作、发布侵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肖像权、知识产权等。 一经发现,平台将严格处罚。
5、禁止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作、发布违背科学常识、弄虚作假、造谣传谣的内容。 一经发现,平台将严格处罚。
2023年和2024年,抖音相继发布了《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平台规范暨行业倡议》和《关于不当利用AI生成虚拟人物的治理公告》。公告明确表示,平台不支持利用AI生成虚拟人物进行低质量创作,并将对违规使用AI生成虚拟人物发布违反科学常识、虚假信息及谣言的行为进行严格处罚。
据了解,最近,一系列“小男孩被埋图”在网上广泛传播,并配文日喀则地震等关键词,其中,一张“戴着帽子的小男孩被压在废墟下”的图片在多个账号发布,获得大量转评赞。
但事实上,这张图片并不是真实的地震现场照片,而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该图片首次发布于2024年11月18日,发布者当时并未提及与地震相关的信息,并明确表示这是由AI生成的图像。
据媒体报道,经查,青海某网民为了吸引关注,将“小男孩被埋”的图片与日喀则地震的相关信息进行拼凑和篡改,导致谣言传播,误导了公众。
目前,涉案人员已被属地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