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调高一度,省下万家灯火
7月15日,受持续极端高温天气影响,全国用电需求不断上升。在此背景下,杭州市发布了节电倡议书。
杭州发布节电倡议书,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践行节约用电、科学用电和错峰用电。倡议书中特别强调,要倡导绿色办公,公共机构应率先垂范,发挥带头作用。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缓解电力供应压力,也体现了城市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积极态度。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公众的参与和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能源使用模式。
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机构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节电管理,推动绿色办公。在使用空调时,应科学调控温度,制冷设置不得低于26℃。鼓励员工多走楼梯、少乘电梯,三层以下尽量选择步行。同时,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商业场所应合理安排用电,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我认为,节能减排不仅是环保的需要,更是对未来发展负责的表现。公共机构率先行动,能够带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电的良好氛围。从细节入手,如控制空调温度、减少电梯使用,看似微小,实则意义重大。这种举措不仅有助于降低能耗,也能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
综合体、商场、酒店、写字楼等场所应实现用电负荷的精细化分类与合理配置。在用电高峰时段,应减少或暂停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夏季制冷温度不得低于26℃。应尽量减少LED大屏、景观灯、广告灯箱及泛光照明等高耗电设备的使用,走廊、楼道等公共区域的照明要做到“人走灯灭”。
倡导绿色生产,工业企业合理用电。积极实施错峰生产、避峰运行和轮班休息等措施,以减少高峰时段的电力负荷。
践行“节俭、节约、节制、节用”的低碳生活方式,树立节约用电理念。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不开“长明灯”,合理控制公共区域照明亮度。尽量避免高峰时段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科学设置空调温度。及时关闭闲置电器电源(电脑等),减少待机耗电。倡导使用地铁、公交、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出行。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尽量晚间低谷时段充电。
此前,江西等全国多地也曾发布过类似的倡议书。
针对近期热议的空调温度设置问题,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公开表示,建议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6度左右(开得过低反而更加耗电)。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表示,当前部分老年人和特定群体对空调存在过度恐惧,即使在夏季天气酷热的情况下也尽量避免使用空调,这种做法反而可能引发健康问题。
我们不应过度贬低空调的作用。对于健康人群而言,适量饮用冷饮,并科学、规范地使用空调,有助于有效降温。建议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6℃左右,同时定期开窗通风,确保室内温度适宜人体舒适度。
有测试显示,如果将空调设定温度从26℃调低至25℃,耗电量将增加47.89%;而若从27℃调低至25℃,耗电量则会激增134.35%,即耗电量翻倍还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