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存款破10万!储户热情不减,银行利率走低难挡存钱热
7月15日消息,昨日中国央行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整体表现有所改善,例如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4.2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为2.24万亿元,M2与M1的剪刀差有所收窄(表明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较为明显)。
此外,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境内住户存款总额达到162.0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77万亿元,增长幅度为7.42%;住户贷款余额则增加了1.17万亿元,达到84万亿元,增幅为1.4%。居民储蓄与贷款余额均创下历史新高,“净存款”规模已超过78万亿元。
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来看,人均存款约为10.5万元,尽管利率持续下降,但存款规模却在不断增长,这一现象确实值得深入思考。 从当前的经济环境来看,居民储蓄意愿增强可能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有关。在低利率环境下,传统理财方式收益缩水,更多人选择将资金存入银行以保障本金安全。这种趋势反映出公众对风险的规避心理,也显示出储蓄仍然是多数人最稳妥的资产配置方式。同时,这也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利率下行背景下提升服务吸引力和产品竞争力,将成为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透过现象看本质,自2021年房地产市场走弱以来,居民贷款余额增速显著下降。2021年初至今,居民贷款增加了19.54万亿元,平均每年增加4.34万亿元;而楼市相对景气的2016年至2020年,五年时间居民贷款余额增加了37.1万亿元,平均每年增加7.42万亿元。
所以,与之相对的是,居民存款余额的增长速度持续加快(今年上半年,居民存款余额同比多增1.5万亿元,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了0.72个百分点。)
PS:确实,之后大家很难再看到更加确定和稳定的投资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