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台三圆组合管幕机鹿城号震撼下线,开创隧道施工智能新纪元
7月4日,由铁建重工、铁四院、中铁二十局和北京深林开物联合研发的全球首台三圆组合管幕机“鹿城号”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三产业园正式下线。这一创新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地下工程施工装备领域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展现了中国企业在高端装备制造方面的实力与创新能力。 从技术角度看,“鹿城号”的问世不仅提升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效率,也为未来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提供了更安全、更高效的解决方案。作为全球首台同类设备,其研发成功无疑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也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增添了新的亮点。
据介绍,“鹿城号”将用于三亚河口通道管幕结构工程,该工程是连接三亚总部经济中央商务区与凤凰海岸单元跨海通道的重要节点,需下穿三亚河口,结构断面尺寸为18.4米×18.4米,采用12组管幕作为支护及主体结构。项目区域地层含水丰富,主要穿越石英砂岩、断层角砾岩、砾砂和粉质黏土,存在上软下硬的地层特点,岩石强度较高,传统施工方法难以实施,施工难度极大。
铁建重工、铁四院、中铁二十局和北京深林开物联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先导管导向定位,组合管跟管顶进”多圆组合管幕施工工艺,该工艺采用了多姿态自由组合式主机、多角度适应型洞口推进系统、高精度组合导向纠偏系统以及异型组合式洞门密封等多项关键技术,专门定制了“鹿城号”设备。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也有效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创新工艺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在地下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集成多项核心技术,不仅增强了工程的适应性和安全性,也为类似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未来,随着这类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将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从铁建重工了解到,“鹿城号”从工艺研究到设备研发共历时4年,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该设备的成功研制将为国内外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超大断面管幕工程提供全新的“铁建方案”,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标志着全球管幕施工技术迈上新台阶。